中国冶金报社
记者 刘经纬 报道
特约通讯员 蓝义高 摄影
10月23日,《2024冶金工程技术学科发展报告》在第十五届中国钢铁年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。

图为《2024冶金工程技术学科发展报告》发布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干勇,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原主席、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,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共同为《2024冶金工程技术学科发展报告》揭幕。
据介绍,该报告是中国科协2024年度学科发展研究系列重点项目成果之一,重点聚焦六大核心领域的突破成果。一是绿色智能采矿与复杂矿产资源,高效选矿技术取得关键突破;二是氢冶金及低碳炼铁技术成功用于工业性示范应用;三是洁净钢全流程质量控制技术持续优化;四是高性能钢材轧制及近终形制造技术迭代升级;五是智能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控制、工厂级一体化管控中深度落地;六是节能减污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不断创新。
该报告同时指出,我国冶金工程学科仍存在基础研究储备不足,原始创新能力有待加强,跨学科融合深度不够等短板。报告明确提出需加快构建面向绿色化、智能化及高性能钢铁材料研发需求的新冶金学体系,为学科未来发展指明了突破方向。
在政策建议部分,该报告从行业长远发展视角出发,提出六大核心建议。一是设立冶金领域共性关键技术重大专项;二是推动冶金工程与材料学科、信息工程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;三是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;四是加大对基础研究与低碳前沿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;五是构建国际化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;六是加强高端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。
中国科协学科发展项目旨在凝聚专家学者智慧,为国家制定科技发展规划、谋划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提供重要参考。本书是中国金属学会第五次参与学科发展报告研究项目,为冶金工程学科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参考。












